陆向东中国证券报精耕细作迎秋收
陆向东中国证券报:精耕细作迎秋收
陆向东中国证券报:精耕细作迎秋收 更新时间:2010-5-30 0:03:07 精耕细作迎秋收
谁都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可是面对现实展望未来不禁让大家感到十分惆怅:历经了长期大幅上涨的债市究竟还能有多少上升空间?已经让大家饱受折磨,近期表现出阶段性底部特征的股市,今后到底又能给人们带来多大希望?通货紧缩后面会不会紧跟着通货膨胀?要是把资金存成定期存款后又碰上央行上调存款利率岂不又添烦恼……其实,如果你已经能够认识到,导致在熊市里付出惨重代价和巨额学费的主观原因之一,是事先没有制定科学严谨的投资计划,那么,同样很容易明白,能够帮助你在今后从容应对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并获取一定投资收益的还将是科学严谨的投资计划,只不过这份计划不论是制定时还是执行中都更需要强调“精耕细作”。笔者的投资计划是这样的:
一、强化流动性,将45%的资金投向货币基金。之所以如此选择首先是因为要想有效规避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带来的风险,并做到一旦当其他市场出现更好的投资机会时能够迅速变现转投,就必须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而现阶段则非货币基金莫属。需要注意的是,买货币基金时应选择基金公司大股东系银行的,这既可以有助于获取更多的收益,更能够确保你在需要赎回时资金迅速到账。
二、将40%的资金投向债券基金,并利用国债市场和企业债市场存在的涨跌不同步反复套利。只要用心观察便可以发现,虽然同处牛市,但国债指数和企业债指数却表现出了轮流上涨,甚至是此涨彼跌的现象。所以我将分别选择重仓持有国债的基金和以公司债券、企业债券为投资重点的“信用类”债券基金,并依据国债指数和企业债指数的阶段性走势,轮流持有。由于我所选择的债基是免收申购费的,加之未来很可能是进三步退两步的慢牛走势,不必担心踏空,因而完全可以来来回回获取差价。最后规定,一旦出现通胀势头,即从债市悉数撤退。
三、将15%的资金分别投向以投资中小盘为主的新发股票基金和次新股票基金,并实施阶段性转换。由于预判股票市场的顶部和底部是连投资大师们都感到十分困难的事情,故规定在现阶段只能用15%的资金购买股票基金。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险和提升获利能力,同时规定只能在市场跌无可跌时,以其中的5%资金买入已经完成建仓以投资中小盘股为主的次新股票基金,当市场开始反弹时再用余下的资金实施追加买入。当市场进入阶段性高点,基金净值出现滞涨时即转换为正在发行中或正处于建仓期的同类型新基金,从而利用建仓期的零仓位或低仓位降低甚至规避因市场下跌而带来的资产缩水。如此循环往复操作,积小胜为大胜,至秋天秋收的喜悦是一定的。